位置: 首頁 > 散文精選 > 經典散文

煙雨游古城

人氣: | 時間:2020-06-21 | 發布:

作者 :王志社

 

 

 

 

 

深春初夏的一天,微寒的夏風吹著斜雨沙沙而下。工閑之時,一想出去散步健身,二想體驗一下古城的煙雨生活。

 

走在西大街上,人來車往,川流不息,各色晃動的雨傘成為一道靚麗的景觀,街兩邊多少仿古建筑和古建筑的閣樓臺亭鎖在雨霧中。

 

第一站來到鼓樓,它座落于北院門南口與西大街交匯處。鼓樓下面是個長方形基座,基座上面是三層重檐翹角,磚木結構,總高36米,占地面積1377平方米,內有樓梯盤旋而上,樓的坡面覆蓋深綠色琉璃瓦,樓內貼金彩繪,雕梁畫棟,頂部有鎏金寶頂。在一層平臺,南北兩面各有12面大鼓,24面紅鼓分別代表24節節氣。西安鼓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,主持修建鼓樓的人是長興侯耿炳文,F樓內設有中華歷代鼓文化展覽。西安鼓樓是中國現存明代建筑中僅次于故宮太和殿、長陵棱恩殿的一座大體量的古代建筑,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之一,䇄立天地之間。正是:

 

巍巍天地間,琉璃秀重檐。

聲聞于天北,文武盛地南。

 

 

 

鼓樓重修后,"聲聞于天",相傳是咸寧縣名儒李允寬書寫的匾額,該匾位于鼓樓北面;"文武盛地”,相傳是陜西巡撫都御史趙可懷的題匾,該匾位于鼓樓南面。另有一說是陜西巡撫張楷模仿乾隆皇帝的“御筆"為鼓樓書寫南匾。

 

游過鼓樓,東南面就是鐘鼓樓廣場。場內六行松樹翠綠,北邊兩行石榴樹花火紅鮮艷,樹間有不同形狀、修剪平齊的綠化灌木,有綠、綠紅、綠黃等顏色,樹下方框內間隔著紅、藍、紫、黃、白各色小花,它們沐浴滋潤在細雨中。在這綠樹鮮花中,西北有鼓樓,東南有鐘樓,相距約百米,對望相映。行人迷戀此間,拍照留念。真是:

 

晨鐘暮鼓響昔今,紅綠紫黃花色馨。

風景秀麗游人醉,古城面貌日異新。

 

帶著醉意走近鐘樓。鐘樓座落在西安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。它建在方形基座之上,為磚木結構,重樓三層,四角攢頂,總高36米,占地面積1377平方米。一層平臺西北角懸掛五噸重的鐵鐘,鑄有八卦圖案。鐘樓的外圍跟城墻一樣用灰色大磚砌成,三層重樓屋面都是紅椽綠瓦,墻壁和屋檐都是紅藍色的,有精美的雕刻圖案、花紋,樓內展覽著許多文物,塔頂戴著一個金帽子。鐘樓底部外圍四周地面是一個幾米寬的圓形花圃,紅、藍、黃、紫、白等各色爭艷,晝夜都有游人拍照留念。

 

鐘樓古樸典雅,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(1384年),初建于今廣濟街口,明神宗萬歷十年(1582年)整體遷移至今址。鐘樓寶殿雄偉莊嚴,像一位歷史老人,望著這位滄桑巨人,有感而發:

 

走過天老地荒,陪伴日月時光。

邁進復興盛世,涂上金色輝煌。

游完鐘鼓樓,有一種親切情懷,感嘆之下,心里涌出:

鐵鐘撞響警世遠,木鼓催征疾步趕。

姊妹彈奏進行曲,見證古城幾百年。

 

 

 

由鐘樓南行,沿街環衛工人冒雨打掃落葉,人車匆忙,邊走邊看來到城南門。

 

西安城有主城門四座,各有城樓,東面叫″永樂門″,西面叫"安定門″,南面叫"永寧門",北面叫"安遠門"?梢,西安古稱"長安"的用意。城墻位于西安市中心區,呈長方形,東西長南北短,墻高12米,底寬18米,頂寬15米,總周長13.74公里,城墻厚度大于高度,穩固如山,墻頂可以跑車和操練。城墻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(1374一1378年),已有600年歷史,F″永寧門″上有城樓,城墻外面有護城河,河上有吊橋,河南是廣場,風景秀麗。曾有外國元首訪問中國西安,在這里舉行過盛大隆重的歡迎入城儀式。每天、每逢節日,經常有人登城墻游覽。

 

望著城墻上的城樓和烽火臺、飄動的紅色條旗與游人,古今場景浮現眼前:

 

烽火臺上起狼煙,御敵墻外保城安。

見證歷史幾百載,如今成為游景觀。

 

 

 

城墻外就是護城河。西安護城河有600年的歷史,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(1374一1378)。護城河亦稱護城壕,是城墻外圍環城一周的人工防護河,為阻止軍事進攻、固守城防的重要城墻防御工事。這條周長14.6公里的護城河,深約六七米,寬約十多米,環護城墻一周。

 

西安護城河在歷史上從唐、元、明、清到建國后進行過多次拓掘、疏浚,從當初的護城壕到引水變成護城濠,再到清淤、治理以至成為現在的護城河,由原先單純的軍事防御變成現在的防洪、雨水調蓄、旅游功能。僅近幾十年,1998年、2004年、2009年進行了三次清淤、疏浚、治理改造。其中,1998年解放軍千余名官兵清淤護城河,軍民互動的場景壯觀,我們村的何團長帶領戰士奮戰在齊腰深的淤泥中,汗水、泥水、寒冷及苦臟累的辛勞感動了群眾,市民自發地送水送飯、送水果、遞毛巾,慰問解放軍,此情此景令人動容。正是有了歷代眾人的辛勞付出,才有我們現在得以在護城河的碧水中行舟,觀賞悠然游動的魚鴨鵝,欣賞兩岸的美麗風景。

 

西安護城河,經歷了歲月的洗禮,依舊保持著那威嚴壯闊的氣勢!依舊是那么地充滿了歷史氣息!依舊是令人敬畏讓人敬意!

 

狼煙四起古戰場,城河阻隔進攻障。

悠悠碧水流逝去,魚鴨舟游波蕩漾。

 

 

 

在城墻與護城河之間,有二三十米寬的地帶,現在建成了環城公園,有挺拔的蒼松;有婀娜多姿、綠絲披腰的垂柳;有紅、藍、黃、白、紫等色的百花;有翠綠的草坪;有喬木、灌木的綠化林帶;有古樸典雅的閣亭及曲徑幽道;有穿插林間的小廣場;還有地方各色小吃和各種小物品……每天,人們在這里散步、唱歌跳舞、吹拉彈奏、練拳、展示才藝,休閑健身娛樂,欣賞古城美麗風光。

 

風雨越來越大,筆者見到一些中老年游人,撐著雨傘在環城公園用手機拍照美麗風景,和我一樣體驗古城的煙雨生活。這讓我想起了宋代蘇軾《定風波.莫聽穿林打葉聲》中的一段詞:

 

 

 

"莫聽穿林打葉聲,何妨吟嘯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一蓑煙雨任平生。”

 

夏風繼續吹著,斜雨繼續飄落,環游一圈就要結束了。讓我用這段話表達此時的體驗心情:

 

"一城煙雨一樓臺,一花只為一樹開,一顰一笑一知己,一點一滴一情懷。”

 

 

 

 
上一篇: 殷世準:今天我在寫鄉愁
下一篇: 香草

最新經典散文

猜你喜歡

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_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_天堂网亚洲AV制服丝袜jk_中文乱码永远有效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