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邊薔薇為誰開
文字/香襲書卷
愛用詩句描寫自然景物的大才子楊萬里,曾寫下:“紅殘綠暗已多時,路上山花也則稀。藞苴余春還子細,燕脂濃抹野薔薇。”許多的花,都凋零在暮春時節,枝頭掛上了小青果。而此時,招眼的野薔薇,卻開得妖嬈。
野薔薇是生命力極強的植物,城市,山村,路邊隨處可見它的身影。這樣的花,生來樸素,但是卻有著極強的個性。果然,野薔薇的藤蔓上,長著許多短小的刺。
向著陽光,野蠻生長。說的大概就是野薔薇這樣的植物,古城橋頭,有著柵欄的地方,開滿了薔薇,茂盛的花朵,從柵欄里爬出墻外。開車路過的人,在此處把所有的疲勞卸載在它的多情中。
山間的野薔薇,在五月來時,開得瘋狂。每走幾步,就會遇見綻放的野薔薇。它的藤子,攀附在樹木上,然后畫出一塊自己的地盤,開著自己的姿態萬千。別看它是單瓣的,但是密集地開放,就吸引著路人的眼球。
我問也野薔薇:“路邊的薔薇為誰開?”
野薔薇不言語,兀自開在山風中。
這樣就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:一個小和尚請教得道的老和尚,“您得道之前做什么?”老和尚回答:“砍柴,挑水,做飯。”小和尚再問:“您得道之后做什么?”老和尚回答:“砍柴,挑水,做飯。”
“有什么區別嗎?”老和尚微笑著說:“得道之前砍柴時想著挑水,挑水時想著做飯,做飯時想著砍柴。”小和尚聽了頓時明白了。
卻原來,花開自在,只因它在春里;ㄆ诘搅,就會盛開。山野薔薇獨自開,開得是自己的氣勢,過路的人,看一眼美了路人。無人路過時,美了自己。
也難怪文人騷客們寫下:“百丈薔薇枝,繚繞成洞房。”有著百般深情的野薔薇,用自己的花枝藤蔓,織就了屬于自己的斑斕與多情。在它把洞房搭建好之后,蝴蝶蜜蜂就紛沓而至。自己有了芬芳,還愁無人欣賞?
野薔薇開時,春天即將過完,立夏的腳步越來越近。開在春末夏初的野薔薇,有著自己的與眾不同。它開的地方,就就有了色彩。它在的地方,就有了淡香。
我放慢了腳步,為了聞聞野薔薇的花香。“心有猛虎,細嗅薔薇。”我們忙碌而遠大的雄心,也會被溫柔的美麗折服。沒有人能忽略這開滿路邊的野薔薇,它的美麗正在告訴路人:“把日子過得暖一點,把腳步放得慢一點。”
春末的野薔薇,有著獨特的美,它不復雜,就那么簡潔地開著,只是因了春日的好,便傾盡一生的力氣,為春添色。野薔薇開花,是聞到了春的氣息,聽見了立夏的腳步。
時常會在城市的路邊,看見正值年少的女孩嗎,穿著長裙,披著長發,仰起頭看著野薔薇,低著頭嗅聞花香。那時的女孩,與野薔薇一起,盛開在人間最美好的季節。
也會在山間的小路上,遇見樸實的鄉民,擦肩而過時,素不相識卻打個招呼。這時,路邊的野薔薇,開得茂盛,我們都沒有理會它,卻在與陌生人相遇時,聞到了野薔薇的清香。美麗的事物,它總是滋生出愛意。
野薔薇在古人眼中,美到了什么程度。“西施醉后情不禁,侍兒扶下蕊珠閣。”能把人迷醉的野薔薇,盡情地綻放著。我見過野薔薇多年,卻從來沒敢摘下一朵,它滿身的刺,有著堅強而獨自的品性。
野薔薇的花語是:“浪漫,自由。”它開在最美好的時節,帶著浪漫迷人的氣息,自由自在開在柵欄上,開在山路上,開在日月里。薔薇有著許多的品種,而我那日所見是野薔薇中的一種,它有個好聽的名字,雪客。
“路邊薔薇為誰開?”
“時節到了,自然開了。”
心靈的美,也應該如此,源于自然,源于本色,源于內心。就像那個得道的老和尚一樣,挑水就是挑水,砍柴就是砍柴,做飯就是做飯,花開就是花開,沒有目的,源于本真。
谷雨已過,立夏未到。野薔薇開得漫山遍野。